溯溪介紹

從登山運動中獨立出的溯溪(又稱行澗),以沿著溪谷逆流而上,需要視地形而進行技術性攀登,如瀑布或巨石。溯溪一詞的由來應該是來自於日本(沢登り,字面的意思是沿溪谷攀登)。在歐美的登山術語裡,不同於攀岩(Climbing)已經成為另一項專業運動競技,溯溪並沒有被特別獨立出來,專門的溯溪活動也多盛行於日本及台灣,台灣人則將溯溪做字面翻譯成River Tracing。
文章出處: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花蓮溯溪 純淨原始的感動享受

轉載新聞文章,文章來源:
NOWnews 【旅遊新聞】花蓮溯溪 純淨原始的感動享受

==================== 文章分隔線 ====================

nownews_photo2 記者謝禮仲/花蓮報導‧攝影

原始純淨常是對於花蓮的形容詞,套用在太魯閣、砂卡噹、慕谷慕魚……都適用,但如果你也來趟現在花蓮很夯的「溯溪」,更能體會這形容詞的真味道。
清澈見底的溪水,小魚小蝦看得一清二楚;冰涼甘甜的溪水,酷熱一點也發不了威,穿上防寒衣,不是夏天也無妨;巨石、瀑布展現的大自然雕琢功力,不只遠觀,還可爬上爬下、再來個灌頂SPA;植物、鳥類生態就不用說了,人跡罕至的地方,「人」才是稀有動物。玩一趟溯溪,才會知道台灣溪流有多美,然後,就此上癮!

花蓮的溪流絕大多數純淨,多半都適合溯溪,依據難度區分,有小孩或都市飼料雞都能參與的等級,也有必須橫渡深潭、繩索助攀的挑戰級溪流。一般而言,光是踩著溪水上溯而沒有明顯高低落差、大石橫阻,且具有潭水瀑布的路線,雖然輕鬆清涼,總少點刺激。對於多數非專業等級者,除非是必須攀踩滑溜岩壁才能上溯的的高難度溪流,有點難卻不會太難的溪流,走起來較有意思,也較有成就感。

花蓮的溪流絕大多數純淨,多半都適合溯溪,依據難度區分,有小孩或都市飼料雞都能參與的等級,也有必須橫渡深潭、繩索助攀的挑戰級溪流。一般而言,光是踩著溪水上溯而沒有明顯高低落差、大石橫阻,且具有潭水瀑布的路線,雖然輕鬆清涼,總少點刺激。對於多數非專業等級者,除非是必須攀踩滑溜岩壁才能上溯的的高難度溪流,有點難卻不會太難的溪流,走起來較有意思,也較有成就感。 ↑有點難又不會太難的溯溪路徑,叫人玩一次就上癮。(攝影/記者謝禮仲)

九月中到花蓮,有幾條溯溪選擇,但不是去過了、太大眾化了,要不就是時間不夠,阿美族朋友於是挑了1條遊人罕至的溪流,路程不長但陡度、難度都有點小挑戰,重點還在於,環境原始純淨,景觀優美、剛柔兼具!
停好車,穿上短褲連身的防寒衣、救生衣、防滑鞋,戴上頭盔後,我們步上1條陡坡,約莫10分鐘不到,便可切入溪畔,比起若干溯溪溪流要先走上1段平緩長路,這裡的「無聊等級」為「0」。
溪流位於兩岸岩壁高聳的峽谷中,樹木蓊鬱蒼翠,經過幾道低矮的攔沙壩後,進入溪石淺灘的水路,隨即渡過約110公分深的水潭,若不想走水路,右側可高繞通過,從切入點至此不過3分鐘路程,便開始有溯溪的興奮感,溪谷中寧靜得只有水聲,不時傳來河烏或鉛色水鶇的鳴叫聲,越往上游肯定越精彩。
攀爬過大石小瀑,小試身手,久違的原始悸動已然觸發,10分鐘後來到第1處有著深潭的4爪小瀑布,最左道水瀑下來個天然水柱SPA,全身放鬆讓身體仰臥漂浮,要不戴上蛙鏡觀賞水底悠哉的小魚小蝦,讓人想賴著不走!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