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溪介紹

從登山運動中獨立出的溯溪(又稱行澗),以沿著溪谷逆流而上,需要視地形而進行技術性攀登,如瀑布或巨石。溯溪一詞的由來應該是來自於日本(沢登り,字面的意思是沿溪谷攀登)。在歐美的登山術語裡,不同於攀岩(Climbing)已經成為另一項專業運動競技,溯溪並沒有被特別獨立出來,專門的溯溪活動也多盛行於日本及台灣,台灣人則將溯溪做字面翻譯成River Tracing。
文章出處: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五大好溪~你去過幾條了呢?

這是由二OO三年 ,PLAYBOY國際中文版,
其中的一篇文章節錄出來的。

這些溪流您去溯過幾條呢?
這五大溪流其中以石門老梅溪為最近,
看樣子~一定要找時間給他來去挑戰一下,
當然其他的溪流也一定不會放過,
一定要找時間來去看看。

=============== 以下為節錄之文章 ===============

台灣五大好溪
如果只是在溪邊烤烤肉、玩玩水,台灣上百條的河川下游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但若想真正體驗一下亞馬遜流域大探險,就別考慮學生小朋友玩耍的坪林河畔,讓以下五條台灣最棒的溪川,解去女伴的最後一道防衛吧!

1.合歡山區合歡溪
北接宜蘭、東抵太魯閣、西連埔里的高山特性,卻因中橫開發而成為最讓人親近的一條高山溪,風景奇峻巍峭、急川蜿延斗懸,讓人感受真正溯溪的冒險精神。
2.台東太麻里溪
全省最知名的野地溫泉即是台東南端太武山下的比魯溫泉,加上附近有排灣族的部落、金峰溫泉與太麻里峽谷,為整條溪川增色不少。
3.高雄濁口溪
位於高雄茂林,是荖濃溪的上游,茂林人煙稀少、沒有污染,溪水魚蝦豐富,沿溪有鬼斧神工、多納溫泉、藍水潭、龍頭山等景點。
4.北橫三光溪
橫跨台北、宜蘭、桃園、新竹四地,是非常原始的一條不受污染且風景鬼斧神工的溪川,北橫公路上任何一處都可以通到三光溪。
5.石門老梅溪
位於台北縣石門鄉,是相當豐富的流域,另有古道、豬槽潭、老梅冷泉、三芝冷泉、老梅瀑布等景點。

文章來源:
溯溪,共赴巫山雲雨 - 酒神等雨 - PChome新聞台Blog

花蓮溯溪@玩水家族

在2008年年底前往花蓮三棧溪溯溪的時候,
巧遇當地專業的溯溪團體"玩水家族",

她們的陣容相當堅強,
曾經帶侯孝賢導演到台東知本溪大峽谷取景,
如果您有時間,歡迎到他們的部落格走走,
看看最道地的花蓮美景。

部落格連結:
花蓮溯溪@玩水家族

溯溪新聞 - 高危險 卻是女生最愛

超大膽玩家/溯溪系列(3)/高危險 卻是女生最愛

即使比起其他極限運動,溯溪有著更高的危險性,然而,莊再傳說,據他觀察,台灣女性似乎比男性更愛溯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只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溯溪其實很安全,而且,因為溯溪經常要搭設輔助裝備克服地形上的困難,而這些工作大多由領隊或男性動手,相對的,女性休息時間也多,對女生來說,真是最有趣的運動。(圖/莊再傳攝影)
溯溪的危險,第一在於溪流與深潭。夏季期間,由於經常有雷陣雨導致溪水暴漲,或是表面平靜卻富含暗流的深潭,常常使得溯溪者走避不及或遭到暗流捲入。在台灣20多年來的溯溪歷史中,大約就有5~6人因為溪水暴漲或誤入深潭而喪命。
其次,溯溪的危險性就在於墬落。攀爬瀑布,其實是溯溪過程中最有趣也最有挑戰性的經驗,不過,真的遇到非常困難、無法直接攀爬而過的瀑布,就必須「高繞(爬高繞行)」而過,而這樣的高繞,往往是在無路中開路,也因此有著更多墬落的危險。
其他如碰到落石、蚊蟲咬傷、毒蛇咬傷、擦傷、撞傷、跌倒、滑倒等等,也都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不過,卻也不用過於擔心。莊再傳說,通常溯溪團隊中,一定都會備有急救藥箱,甚至連簡易的手術刀都有,而團員也大多受過急救訓練,通常不太容易出大問題。
雖然是登山的延伸,不過溯溪者卻鮮少出現高山症的問題。莊再傳說,高山症通常是因為一下上升太快,或是運動過量、睡眠不足、女性碰上生理期…等等所引起,而溯溪因為上升較為緩慢,而且通常下午兩點多以後就會開始休息,所以在體力恢復與上升速度上,都比較不會出問題。
雖然危險性較高,但溯溪卻成為許多女性的最愛。莊再傳說,每次帶隊,女性成員通常多過男性成員,最主要原因,除了是因為溯溪可以見到許多迷人的生態景觀外,更是因為常常要架設裝備,例如架設攀岩繩索,或是敲釘子,每次都要花上半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通常由男性動手,也因此,女性休息時間也就相對變多,不用像登山一樣一直趕進度,也難怪成為女性最愛。

文章轉貼來自:
超大膽玩家/溯溪系列(3)/高危險 卻是女生最愛

溯溪新聞 - 無專業領隊 台大生溯溪滅頂

67個人參加溯溪活動,沒有專業領隊,也沒有裝備,1名台大聲不幸滅頂。

一個專門吸收大學生培養青年冒險成為領導者的民間社團,1日在苗栗卓蘭一處休閒農場舉辦,但是講師竟然在沒有專業領隊,毫無安全裝備,甚至沒有替參加者投保的情況之下,就私自帶著67名學員進行溯溪活動,結果1名台大學生不幸滅頂,專家就痛批,沒有裝備就溯溪,這簡直是拿性命開玩笑。

文章轉貼來自:
台灣溯溪資料庫→溯溪相關新聞→無專業領隊 台大生溯溪滅頂

Leave no Trace ( 離開不留蹤跡 ) 作者:lnt.org

這幾天在看一些溯溪相關的網頁的時候,
發現了一篇文章,我覺得相當的不錯,
這邊這篇不曉得是不是原文,
這邊先跟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會再找看看有沒有更加詳細的文章,
如果有找到再貼給大家。

L:Leave
N:No
T:Trace
Leave no Trace ( 離開不留蹤跡 )

這個理念跟我們外出時要求各位朋友,
除了回憶與照片外,其他的東西絕不帶走,
也絕不留下任何東西的想法一樣,
只是作者寫的更加清楚、具體。
未來舉辦活動的話,我們會依循這個規則,
所以希望未來參予的朋友能遵守並配合這個原則。
謝謝

以下文章轉載自
山野悠戲→[登山]Leave no Trace( 離開不留蹤跡 ) 作者:lnt.org
LNT:Leave no Trace( 離開不留蹤跡 ) 作者:lnt.org

美國於1960年代開始,參與戶外活動的人數日與漸增,當人們接觸大自然的同時也對野外造成了傷害及衝擊,如日與劇增的遊客、不斷增加的新營地、人為排泄物及垃圾、對歷史遺跡的破壞、營火對地表的損害、任意餵食野生動物的影響,使美國在短短的10年間,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前所未見。
許多團體及組織都發現了這樣嚴重的問題,且開發了各種對環境保護的技巧及觀念來防止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因此,於1990年開始由美國林務署為主,找來了以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NOLS)為首、國家公園、土地管理署及多位專家,研擬出一套適合使用於全國,統一的施行方法及訓練技術。在1994年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Boulder市成立Leave no Trace Inc.,並於2002 年更名為Leave no Trace Center for Outdoor Ethics。
由於這套方法適用於各地方,因此很快的在許多重視環保的國家傳撥開來。台灣是個美麗的綠色寶島,過去由於對大自然的濫墾濫伐,以及進行戶外活動時,觀念不正確而對野外造成不小的傷害,因此目前在台灣有許多的登山團體都在推廣LNT技術及觀念,很期待有一天國人在享受戶外生活的同時也保有野地原有的面貌,讓後來的訪客及我們的子孫皆能享有同樣的山林。大家一起來努力吧!
Leave no Trace研擬出7個方法,這7個方法適合用於各地方的野外生活,原則參考如下;
1. Plan Ahead and Prepare (行前完善的計畫及準備) · 了解,並特別注意您所要去活動地區的規定 · 為極端的氣候,危險及緊急狀況做準備 · 避開人潮多的時間來進行您的旅遊 · 小團體的進行,如果人數較多時可每4~6人分為一組 · 重新包裝您的食物讓廢棄物減到最少 · 使用地圖及指北針來減少地標物的使用。
2. 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在經久耐用的地表旅行及露營) · 經久耐用的地面包括已開發的路徑及營地、石礫、乾草或雪地 · 在水源保護區內露營,離湖泊及溪流距離至少(200ft)60公尺以上 · 尋找適合的匝營地點而非改變環境或刻意製造 *在大眾化的地區: o 集中的使用現有的路徑及營地 o 行走時採縱隊行進並走在路中間,即使碰到有水坑或泥濘地形 o 縮小營地範圍,並集中活動在沒有植披的地形 *在原始的環境下: o 分散使用不同的地方來作為營地或路徑,讓地表植披能夠復原及成長 o 避開使用容易受到衝擊的地點。
3. 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洽當的處理廢棄物) · 所有的行李帶進來也帶出去。檢查您的營地及休息地點及掉落食物。帶走所有的垃圾、廚餘及廢棄物 · 挖掘供人類排遺使用的貓洞深度需介於(6~8inch)15~20公分以及距離水源、營地及路徑60公尺以上。使用完畢後覆蓋及做適當掩飾 · 將衛生紙及衛生用品包裝好後帶走洗澡或洗淨餐具,將水攜帶並遠離湖泊或溪流清洗,並使用可生物分解的肥皂。洗滌水經適當過濾後濺灑在土壤上 。
4. Leave What You Find (將您的發現留在發現地)保存過去:對有歷史意義及偉大的文物仔細檢閱,但請不要碰觸 · 離開你所發現的岩石,植物及屬於自然界的物品 · 避免引進或運輸非原生動植物 · 不要建築,製作家俱及挖掘壕溝 。
5. Minimize Campfire Impacts (將營火的的衝擊減至最低) · 營火會導致郊外地理大的衝擊,使用輕量化爐子來烹飪及蠟燭燈來照明 · 允許生火的地點,使用原先已有的火圈,火盆或火堆 · 縮小火的範圍,只使用掉落於地面並可以用手折斷的木材木材或木炭需燃燒殆盡變成灰燼,並完整的將火熄滅,直至完全冷卻。
6. Respect Wildlife (尊敬野生生物) · 觀察野生動物時保持是當距離。避免跟隨或靠近它們請勿餵食野生動物。餵食野生動物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改變它們原有的習性, 以及使它們容易被獵捕或其他的危險 · 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妥善的保存食物及垃圾 · 隨時控制好您寵物或讓它們留待家中 · 避開野生動物的敏感時刻:交配、築巢、扶養幼齡的動物及冬天。
7. 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考慮到其他訪客) · 尊重其他的訪客並使其保有品質及同樣的經驗. · 有理貌的。尊重同樣路徑上的訪客 · 與到其他訪客交會時,上坡者應禮讓下坡者 · 讓自然界的聲音繚繞。避免製造大的音量及噪音。

以上內容摘自於Leave no Trace網站,內容為Leave no Trace ,Inc.所有

溯溪新聞 - 台灣 溯溪天堂

超大膽玩家/溯溪系列(2)/台灣 溯溪天堂

由於地勢變化大、自然景觀豐富,加上山高、溪流湍急,台灣自然成為世界各國溯溪者眼中的天堂。莊再傳說,特別是在花東一帶,由於山勢雄偉加上遍佈大理石,難度十分高,除了是一種挑戰外,山中溪谷的自然景觀更是讓人難以忘懷,也難怪日本人特愛來台灣溯溪。

地處歐亞大陸與太平洋板塊接觸帶上,頻繁的地殼運動,使台灣高山深谷縱列,加上氣溫高、降雨量豐富、地表河川充沛不絕,也使得台灣溪谷呈現多樣面貌。特別是幼年期的河川,這類河川瀑布多,加上急湍、峽谷、深潭、河階、曲流等等不同面貌,最是吸引人。

不過,這樣的景觀卻也不是一成不變。往往大雨過後,溪流遭到大水沖刷,整個地形地貌就會產生大變動,枯水期的景觀也和多雨季節時的景觀全然不同,莊再傳說,就是因為這樣的多變,同樣一條溪流,去再多次也不會覺得厭煩,因為,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景觀跟挑戰。

其實,溯溪也不見得都是超高難度。莊再傳說,像大家平常在溪邊露營、烤肉,或是跳進溪水中游泳、順著溪流往上走走,這都算是一種簡易的溯溪運動,不過,如果要更進一層,攀爬高山溪谷,那就必須要有更多的裝備、技能與專業知識。

如果要為溯溪運動做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莊再傳說,其實,溯溪運動就是「登山的延伸」。只不過,登山通常是由海拔上百或上千公尺的登山口進入,沿著山路或峭壁前進攻頂,而溯溪運動,卻經常是由相當於海平面或高一些的溪底往上爬,除了路程更遠外,還必須結合更多的攀岩、涉水、游泳等技能。
而由於台灣高山中仍有許多尚未開發的地段,除了自然生態與景觀外,更常常可以撿到由高山中順著溪流沖下來的奇石,像是玫瑰石等等,而溯溪過程中偶爾見到的野生動物足跡,也往往讓人驚喜,這也難怪日本人特愛來台灣進行高山溪谷的溯溪。

莊再傳說,這麼美好的天然資源與特殊條件,台灣,其實就是最好的溯溪天堂。即使不到高山溪谷,平時在開闊緩慢的溪流中慢慢溯行,也是樂趣無窮。

文章轉貼來自:
超大膽玩家/溯溪系列(2)/台灣 溯溪天堂

溯溪相關網站

這邊整理了一些溯溪相關的網頁,
各家內容都相當不錯,
我這邊會隨時不定期更新。

清單會常置於畫面右下方,標題是"溯溪相關網站",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花一點時間去看看,
這會讓你對於溯溪活動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福爾摩沙溯溪俱樂部
冒險精靈
台灣戶外探索學校TWOES
四紀溯溪協會
山野悠遊
溯溪館
玩水家族

溯溪新聞 - 溯溪鞋+安全帽+救生衣 安全無慮!

苗栗卓蘭發生大學生溯溪死亡意外,專家說,溯溪本身就是一項危險性高的運動,因此安全帽、救生衣、溯溪鞋,是基本的裝備,同時還要有專業的領隊,這回就是因為學生們,根本沒有帶裝備,才會發生悲劇。

安全帽、溯溪鞋、救生衣,這些全都是溯溪的基本裝備,專家說因為台灣特殊地形和生態,因此專業的溯溪鞋格外重要。中華民國溯溪協會理事長莊再傳:「妳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靠2隻腳走路,如果你鞋子出了問題,那就不用玩了,我們只有一個要求,對不起大哥,我們絕對不准你下水,踩在青苔的時候不會滑,它(溯溪鞋)有防滑的效果。」 這次苗栗卓蘭,會發生台大生溺斃的意外,專家說就是因為這些學生,太粗心大意。莊再傳:「他們都認為說沒什麼,玩水而已,裝備不全那當然,領隊的經驗也有問題,我們的經驗每10個人,一定要有一個帶隊,一個嚮導就對了。」秀出他們平常訓練的畫面,全副裝備自救救人,一應俱全,因此沒專業的裝備和領隊,可千萬不要逞強,拿命開玩笑。

文章轉貼來自:
台灣溯溪資料庫→溯溪相關新聞→溯溪鞋+安全帽+救生衣 安全無慮!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