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台灣正為了旱象所苦,
老天爺似乎聽到了我們的聲音,
下了場及時雨給我們,稍稍紓解了旱象。
但在歡喜的同時,也發生了些遺憾,
據新聞報導,有工人在行經河底便道時,
被暴漲的溪了給沖走了!
還有六名學生去溯溪,但因為溪水暴漲,
被困在山中一整晚,到隔天早上才被救出!
新聞擷取如下:
台北醫學大學6名學生16日到花蓮縣萬榮鄉二子山登山健行,原訂隔天中午下山,但是山區溪水暴漲使6人受困失聯,花蓮警消單位據報後進行陸、空搜救,受困學生昨天被空勤總隊直升機救援下山,全員平安;遠從彰化趕來的學生家長看到孩子平安歸來,不斷感謝搜救人員。
警方表示,6名學生中有4男2女,16日向西林派出所申請入山,前往二子山溫泉區進行2天1夜登山健行,原訂17日中午從西林檢查哨下山,但傍晚負責接送的邱姓司機未見學生蹤影,察覺有異,向警方報案。
鳳林分局獲報後,立即通報花蓮縣政府及縣消防局,17日傍晚派出隊伍入山展開搜救,但夜間山區視線不良,加上溪水暴漲、水勢湍急,人員抵達二子山區第一攔砂壩後就無法前行,只能暫時撤退。
昨天上午7時,20餘名警義消再次出動,鳳林分局也請求重機具支援開路,全員順利渡河進入深處,9時許在二子山區第二攔砂壩北岸約6公里處山涯邊,發現躲避溪水暴漲受困紮營的6名學生。
由於學生受困地點溪水暴漲,地面搜救隊伍難以橫越,花蓮縣消防局請求空勤總隊出動直升機救援,分成兩趟把6名學生順利送至兆豐農場旁的肉品屠宰場空地。獲救學生除了受到驚嚇及飢寒交迫外,身體狀況都還好。
一名林姓學生家長得知小孩失聯,從彰化連夜開車趕抵花蓮,看到女兒平安獲救如釋重負;學生表示,大夥要下山時,溪水暴漲無法橫渡,手機不通,好在有登山輕裝備,尋找高地避雨紮營過夜,等待水位下降再下山。
氣象局在16日曾發布鋒面來襲,山區可能降雨,學生為何還能申請入山?鳳林警分局分局長王東成表示,當天西林派出所長彭國樑已告誡山區氣象多變,建議不要入山,但因未達發佈的災害標準且天氣晴朗,才會通過申請;未來警方會視天候狀況審慎評估入山申請,呼籲民眾只要山區可能降雨就不要貿然進入,避免危險。
新聞來源:
聯合新聞網 - 溪水暴漲 6北醫大學生登山受困獲救
我們是由一群非常喜歡溯溪、玩水的朋友所組成的小團體,我們幫我們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做溯溪趣。
我們希望藉由成立部落格的方式,方便彼此分享、交流、揪團,並且尋找更多有相同興趣的朋友一起參加溯溪這個活動,如果你喜歡溯溪這個活動的話,歡迎您加入我們的活動!
溯溪介紹
從登山運動中獨立出的溯溪(又稱行澗),以沿著溪谷逆流而上,需要視地形而進行技術性攀登,如瀑布或巨石。溯溪一詞的由來應該是來自於日本(沢登り,字面的意思是沿溪谷攀登)。在歐美的登山術語裡,不同於攀岩(Climbing)已經成為另一項專業運動競技,溯溪並沒有被特別獨立出來,專門的溯溪活動也多盛行於日本及台灣,台灣人則將溯溪做字面翻譯成River Tracing。文章出處: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馬鋉溪在我們常去的溪流裡~ 可是第一名喔! 馬鋉溪是位在台北縣萬里鄉, 溪水最後在萬里出海,匯入太平洋。 萬崁公路是沿著馬鋉溪而建, 所以沿著萬崁公路走,你就會找到馬鋉溪了喔!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 溯溪趣 頭前溪(二號橋) 溪流位再人煙較為...
-
最近有一些新的朋友參加活動,大家最常問到的問題是要穿啥衣服, 所以在這邊提出來,讓日後的新朋友能更清楚該如何選擇溯溪時如何選擇服裝。 溯溪時穿著的服裝,我大概將它分成兩類, 第一種是:基本款,就是穿一般生活上的服裝即可,適合在體驗的時候穿著的,優點是不需要另外添購,缺點是防護性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